课程介绍

新闻动态

 
您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专家答疑 >> 浏览文章
专家答疑

对儿童自闭症(孤独症)语言康复训练

发布时间:2014年08月01日   【字体: 】   

孤独症”曾经是一个陌生的名词,而现在它是一个给人们带来莫大恐惧的名词,因为它是一种复杂疾病,目前还不清楚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,更没有特效药。儿童自闭症是一类发病于30个月以前,严重自闭,缺乏情感反应,语言发育障碍,行为刻板重复和对环境反应奇特为特征的疾病,约每1万名儿童中有2~4例。

  “自闭”顾名思义作为描述一种性格特征的“自闭”,其含义通常是指具有明显的自我封闭,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无语言的孩子不说话或说些无意义的音节,有语言的孩子爱鹦鹉学舌或者所问非所答。它不仅是一种疾病,更是一种命运——一个孩子的命运,一个家庭的命运。面对“自闭症”的孩子,家长面临着巨大的考验,是听之任之,还是全力以赴地进行康复训练,改善孩子的目前状况,给家长们在心理、经济、社会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压力。

  做为一个从事6年的特儿教师,多年来一直与这样孩子和家长们接触,深深地知道他们才是需要社会帮助、关爱的主体。在多项康复训练中,语言问题是自闭症儿童的普遍问题,也是家长们衡量孩子进步的重要方面。“语言”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和情感的重要工具,语言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,是未来许多能力得以发展、成熟的先决条件。自闭症儿童在语言方面有严重的障碍,因此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是特殊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重要问题。

  针对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教师及家长们应该掌握的几个原则

  多与对儿童说话:

  对自闭症儿童说话,一遍两遍他们不会理解,不管做什么训练都有不厌其烦的说,制造积极而丰富的语言环境。

  要与儿童对视着说话:

  自闭症儿童常常视线不看人,用余光扫你,当你叫他的名字时,让他看着你的眼睛,然后再发指令,在他不注意你的时候对他说话是没有效果的,语言要简练,否则他不理解你说话的意思。针对自闭症儿童不会目光注视,可以进行聚焦训练和视觉追踪训练。

  人本主义原则:

  自闭症儿童虽然表达能力不好,但你也要耐心地听他说话,不能露出不耐烦的表情,这样的孩子特别会看表情,他要是反复地问同样的问题时,大人也要认真的回答,不要敷衍,做到真正的尊重他们、欣赏他们,这样他们才会有主动表现自己的欲望。

  形象化原则:

  自闭症儿童的抽象思考能力都不好,要尽量通过实物、图片帮着他们理解词或句子的真正含义,内容尽量要与生活密切相关的,往往通过实物的教学他们比较理解,每天经常遇到或做的事情进行教学效果更好。

  循序渐进的原则:

  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一定顺序,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也不例外。例如一个孩子才会说“要”,你就教他说句子“妈妈我要吃饭”,很显然脱离了孩子的实际能力,你在在拔苗助长,孩子一定不理你,连会说的“要”也懒得说了。你可以先让他说两个字——三个字——四个字——到整个句子的练习,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。

  充分泛化:

  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所接触的内容上,这是我们的教学宗旨——活学活用。比如教孩子认识“红色”。开始要用颜色卡片,进行两组红色卡片的匹配,会了之后要在众多的色卡中找到红色,能找到对后,要求他在房间内找到红色物体,找到穿红色衣服的人,最后看到草莓能说“红色的草莓”。这是个慢功夫,做到最后说明他对“红色”彻底理解了。

  强化:

  强化是行为分析技术中最基本的一种操作程序,它指的是利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。找出孩子最想要的东西——零食、饮料、玩具等,在他完成你的指令或要求后予以强化。给强化物的次数由多到少,孩子的理解增强后逐步进行精神奖励。如拥抱、击掌、贴脸、贴红花等。

  针对完全无语言的自闭症儿童采取的训练方法

  压声法:

  让儿童平躺在床上,用双手平放压在腹腔上,微用力下压,迫使其发出有节奏的“啊——啊——啊”声。

  搔痒法:

  用手或轻软物体搔儿童的手心、脚心、颈部、掖下等部位,使其发出“咯咯、嘻嘻、哈哈、呵呵”的笑声,教师要不停地模仿他发出的声音,让他有意识地听到自己的发音,由无意识发音强化到有意识发音。

  音乐、节拍感知法:

  边唱边做动作,表情要丰富,音调要欢快,一起儿童的兴趣。在360°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的6岁“美琪”,她没有语言,我教她说话她就哭,我给她唱歌,她就兴奋起来。记得第一次给她唱“找朋友”,她就高兴地站起来,全神贯注地看着你。老师一边唱歌一边做相应的动作,唱了三遍的时候她就高兴地模仿你的动作,嘴里还大声模仿曲调,虽然声音不清晰,但你能听出她在唱这首歌。

  针对构音器官训练的方法

  呼吸训练法:

  进行口、鼻单独呼吸训练。捏住鼻子或捂住嘴进行口鼻单独呼吸训练。

  吸气训练—用吸管吸水、乒乓球、大纸片。

  呼气训练—吹纸条、在纸上吹水彩(向四周吹,增强平面思维力)、吹泡泡(近—远,有水平—抬头吹)、吹风车(侧面—正面)、吹蜡烛(近—远,水平—抬头吹,由静止—移动,由横动—竖动)吹象鼻子、吹气球、老师和学生分坐桌子两边吹乒乓球等。

  在我中心做康复训练的四岁“多多”就是在我与他一起吹泡泡时,开口说了出来第一个有意识的音——“破”。具体的方法是作者边吹泡泡边与他不停地大声说:“破——破”,在进行了四个月后的一天,“多多”终于说出了第一个有意识的模仿音“破”,我马上奖励他最爱吃的QQ糖,他也很高兴。在经过多次强化后,他又说出了“爸爸”的音,从那以后“爸爸”和“破”的就学会说了。

  口部、舌唇、下颌动作模仿法

  口部活动共4节:噘起嘴,咧开嘴,鼓起腮,咂咂唇.这节会让儿童的口部肌肉、关节更加灵活。

  舌部运动共6节:伸收舌,舔嘴唇,舔嘴角,弹响舌,舔绕唇,顶两腮.这节的训练会充分调动儿童舌部肌肉活动,使舌活动更灵活,能够在发音时找到正确位置。

  下颌运动共4节:张口闭口,左右移动,前后移动,上下扣齿.通过这节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在发音时下颌的控制能力。

  口周穴位按摩法:

  口腔内部按摩

  按摩牙龈里外——可将手指裹上干净的纱布,还可以套上婴儿牙刷,对牙龈里外进行按摩。

  刮牙齿——可用压舌板或小勺前后、左右刮牙齿。

  压舌训练——可用压舌板,压住舌头的中间稍后的部位向下向后按摸,增强舌头的灵活度。在我中心9岁的“大琪”,经过我五个月的按摩训练,舌头明显灵活了,发“L”的音时,舌头会上翘发音了,“姥姥、来”等音非常清晰了。

  按摩脸颊内侧——可用压舌板或汤匙在口腔里往向外拉伸,增加面颊的活动范围。

  口腔外部按摩

  上唇肌群——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方向揉按迎香、水沟、地仓穴,每穴约100次左右,并用拇指腹对上唇肌群整体按摩。

  下唇肌群——用双中指或食指按上述方法揉按下关、翳风、颊车、承浆穴,并以食指、中指腹缓慢揉按面颊部和下唇部。

  喉部按摩——按揉喉部廉泉穴,并以中、食指腹按揉颈部喉结旁及下颌部舌底肌肉。

  唇部按摩——对捏上下唇肌肉,被动让两唇相碰.

  仿音法:

  仿音训练对于无语言的孩子,要说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人物和事情。如“爸爸、妈妈、爷爷、奶奶、姥姥、拜拜、谢谢”等,会说后在进行更广泛的练习。

  针对有语言的自闭症儿童采用的训练方法

  儿歌教学法:

  儿歌对于自闭症儿童语言康复有很大促进作用,可提高儿童对音乐和声音的敏感度,根据孩子实际情况,循序渐进地进行由少到多字的儿歌。儿歌的内容最好带有插图,声音要有起伏,针对孩子的音调、音量进行控制。口型要夸张,孩子能够轻松模仿出来,对语音不清晰的进行正音训练。

  情境交往教学:

  根据孩子的程度设置适合的内容,每周进行不同的情境游戏教学,增加孩子之间的互动与交流,提高孩子社交能力。如程度好一些的孩子在进行“怎样去市场买水果”的情境交往中,一个老师负责带孩子拿钱去买水果,另一个老师带孩子卖水果。把道具水果模具、仿真人民币准备好后,就可以进行教学了。在情境交往教学中会有一些对话,卖者大声吆喝“卖草莓了。”买者问“多少钱一斤?”卖者“5块钱一斤。”买者“买一斤草莓。”然后孩子要在钱币中找到5元钱,并交到卖者手里。开始老师会有一些语言提示,慢慢要变成他们自己的话来说、来做。这样在现实中经常出现的场景,孩子会很感兴趣,激发他们的交流兴趣。

  选择情境及时教学:

  眼前看得见、容易了解的情境进行教学效果最好。如:教孩子“别人的东西不能吃”时,一定要在孩子正拿着别人食物的时候教他,那时教师要马上抢下来,告诉他“别人的东西不能吃”,他再哭闹也没用,然后再转移他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情。多次之后他就慢慢理解了。

  爱说广告词:

  有的家长会以为能背广告词,说明孩子的语言能力挺好的,任其发展不去理会,这样会造成孩子会越来越爱说,他们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,不利于孩子的发展。这种情况发生时你要及时转移他的注意力,带他做一些他感兴趣的事情,忘记说广告词这件事。

  鹦鹉学舌式如何处理:

  在别人问自闭症儿童的问题时,孩子会经常重复你的问话,我们要制止他,引导他准确回答。如:问他“你几岁了?”这时他会学你的问话,教师要及时地捂住他的嘴,引导他说“五岁了”,当他准确说出答话后,马上表扬他“真棒!”然后进行物质奖励。慢慢地他逐渐不学话了。本中心5岁的“祥祥”就是在这种方法的引导下,再加上认知思维等训练,7个月后不再重复你的问话了,能直接回答你的问题了。

  激发语言的主动性:

  缺乏主动性语言是自闭症儿童的显著特征之一,明明会说话就是不主动说。因为他们不爱与人交流,再加上一些家长比较疼爱孩子,一看到他伸手够水杯,马上就把水杯递给他,慢慢也养成了他不爱主动说话的习惯。老师教孩子时一定要让他先说:“我要喝水”,否则就是不给他。往往他会用大哭或尖叫来抗议,这时我们要把爱藏起来一些,不要总迁就他,并且告诉他哭没有用,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再给他。多次之后他就不会哭了,会主动先说出来。我本中心的4岁“大贝”,就是情境下训练出主动性语言的。他从不主动说话,我们会在他最想吃的东西时,必须先说“我要吃…”,最想让你抱他时,必须先说“抱抱我”,否则再哭再闹也不满足他。经过三个月后,他的主动性语言多了,表达力强了。

  代词的运用:

  自闭症儿童对简单的三个字“你、我、他”一般很难准确运用。这个“我”一会代表自己,一会别人也用它代表自己,多数孩子都不理解。在教孩子代词时一定要和人物联系在一起。比如教他说“我”,一定先问他“谁叫洋洋?”让他模仿说“我叫洋洋”,要让他一边说一边拍着自己,有助于理解“我”的真正含义。理解、掌握了代词“我”的运用后,再问他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不要直接就把“你”和“我”都用上,那样孩子理解不了。我们会在孩子日常生活、教学、游戏中随时教学,不会刻意安排这样的单独训练,以免孩子产生厌烦情绪和受挫心理。